友情鏈接
全國服務熱線

筑業(yè)網(wǎng) > 行業(yè)資訊
熱門資訊
貢獻排行
來源:中建咨協(xié)、吳氏手記
如需轉(zhuǎn)載聯(lián)系原作者
設計樁長:一般設計給一個范圍值,因為場區(qū)各土層不會很均勻,尤其是持力層的埋深不會是一樣的,設計一般對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有明確要求。鉆孔和挖孔樁要看持力層土層的土樣或巖樣決定,打入和壓入樁要以入土深度油壓或者入土深度、貫入度雙控。
有效樁長:使用時,樁身在土層和巖層里的總長度。
施工樁長:有的要計算超灌部分,有的直接用孔深或入土深度代替施工樁長和委托方結(jié)算。
測點下樁長:傳感器安裝部位以下樁的實際長度。一般是根據(jù)入土深度結(jié)合開挖處理深度計算得到。
上述樁長參數(shù),設計習慣以±0.000做參考基準,而以下參數(shù),施工員習慣以自然地面作為參考。一般而言,±0.000要比自然地面高幾十公分到幾米不等。
孔深:從自然地面到挖孔樁或鉆孔樁樁底的深度,實際上混凝土的總高度一般要低于孔深。
入土深度:一般預制樁或沉管樁施工用這個概念,也是從自然地面算起的。
層頂埋深:用于描述土層頂板或上一土層地板的深度概念,勘察資料中一般也是從自然地面往下算的。
標高:在垂直方向。
絕對標高:相對于黃海高程的數(shù)值。
相對標高:相對于±0.000的值,±0.000以下為負值。
樁頂標高:樁頂相對與±0.000之間的高程差。
實際樁頂標高:可能因施工質(zhì)量而參差不齊。超灌了的要截取,不足的要接樁。
設計樁頂標高:比承臺底標高高50~100mm,在同一個單位工程中,裙樓、副樓、主樓、電梯井等不同部位的工程樁的設計樁頂標高可能會不同,承臺厚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實際有效樁長和測點下樁長會因工程樁位于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承臺底標高:比樁頂標高低50~100mm。
基坑底標高要低于承臺底標高100mm左右,因為有100mm作用的素混凝土墊層。
±0.000:基礎的最上面,一般比自然地面高幾十公分到幾米,看具體情況。一般上部結(jié)構(gòu)施工時,以此作為參考基準。而打樁單位,一般參考自然地面進行施工。
對于樁基最小樁長或長徑比,規(guī)范均未做統(tǒng)一規(guī)定。文獻及規(guī)范,在滿足結(jié)構(gòu)計算的情況下,建議在公路地基規(guī)范推薦嵌巖深度的基礎上,對淺覆蓋層最小樁長取6m。
最小樁長建議值:
極軟巖(frk≤5MPa):6d和6m;
軟巖(5MPa<frk≤15MPa):5d和6m;
較軟巖(15MPa<frk≤30MPa):4d和6m;
較硬巖(30MPa<frk≤60MPa):3d和6m;
樁的施工長度和設計長度如何區(qū)分?
施工樁長16m,有效樁長15.75m,這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呢,計算其工程量時應以什么為準?有效樁長才是結(jié)構(gòu)設計要求的長度,就是設計長度,而施工樁長是施工要求灌注長度,比有效樁長多出來的0.25m就是是施工時的超灌長度,回頭施工基礎底板前的時候要鑿掉,就是鑿樁頭。辣么,計算工程量以什么長度為準呢?計算清單量時,就是按設計長度計算即有效樁長15.75米,計算定額量時,則應是設計長度加定額超灌長度,有設計按設計,如上,定額工程量就是按16米計算。當前計價體系中兩者計算規(guī)則的不一致,容易爆雷。
工程界有一個共識: 樁長短于6米不能稱為樁,應稱為墩。樁基工程中往往會碰到這樣的現(xiàn)象:明明設計的樁長有十幾米,而實際上施工完的有效樁長只有區(qū)區(qū)幾米,例如只有3-4米長。此時已經(jīng)形成事實了,咋辦?這里所說的超短“樁”就是指這種短于6米的樁,因為設計之初是按照樁來設計,因此,我們還是繼續(xù)稱其為“樁”吧。
關于這種超短“樁”,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放在其名稱的稱呼上,而應放在于其有效承載力上。它是樁也罷,墩也罷,亦或淺基礎也罷,其實際所能提供的承載力是客觀存在的!此時奢望如此短樁的承載力完全等同于原設計的承載力是不現(xiàn)實的(盡管也不能完全排除),完全漠視這些超短“樁”的存在而直接將其視作廢樁也是不合適的。比較現(xiàn)實而可靠的方法是通過做靜載試驗(不建議采用大應變檢測方法,因為這種方法不能反映樁基的沉降變形情況)來給出一個實際承載力的客觀值。然后,設計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來進行調(diào)整,補“樁”也是一個重要選項之一。當然了,如果補樁條件受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調(diào)整或補強措施。經(jīng)此處理之后,如果驗收環(huán)節(jié)再遇到困難,可考慮通過組織專家評審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沒有此靜載試驗做基礎,任何的專家都不敢武斷地給出這些超短樁的承載力肯定滿足于原設計承載力的結(jié)論。
友情鏈接
全國服務熱線